第十七條 承包方承擔下列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釋義】 本條是關于承包方應承擔義務的規定。
在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承包方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本條規定承包方應當承擔以下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
農用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農用地數量少,農用地的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如果將土地不加限制地用于非農建設,將妨礙我國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廣大農民還沒有其他社會生活保障,土地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的情況下,應當給予農用地特殊保護。為穩固農業基礎,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必須確保農用地的農業用途,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基于此,本條明確規定,承包方應當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本法第60條規定,承包方違法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這里的“農業用途”是指將土地直接用于農業生產,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非農建設”是指將土地用于農業生產目的以外的建設活動,例如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建造工廠等。需要強調的是,要求承包方維護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并不是對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不合理限制。承包方在農業用途的范圍內可以自由決定種什么,怎么種,如承包方可以在承包土地上種蔬菜,種糧食,還可以種其他經濟作物。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進行物質生產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其數量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受到破壞就等于破壞人類生存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也是一種社會資源。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不僅僅是權利人--承包方對自己權利的行使,而且還關系到其他社會成員生存的權利,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生存的權利。目前,在我國強調承包方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尤為重要,首先,我國的人均占有耕地的數量少,據統計,我國耕地的統計數約為14億多畝,人均耕地僅為1畝多一點,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同時,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量還可能減少;其次,我國耕地的總體質量差、生產水平低。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不到40%,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耕地中還有不少坡度在25度以上,需要退耕還林、退耕還牧;三是耕地退化嚴重。由于許多農地處于干旱或半干旱的地區,受沙化的影響,這部分土地不同程度地退化了;四是我國的耕地后備資源缺乏。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大約有2億畝,但大多質量差、開發難度大。可以說,在現階段,人增地減的趨勢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特別是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九億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更是一個嚴峻挑戰。因此,土地資源在我國極其珍貴,作為土地的使用人應當珍惜被利用的土地,不得干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事情。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是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大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因此,本條第2項明確規定,承包方應當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土地管理法第15條也規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這里所講的依法保護土地,是指作為土地使用人的承包方對土地生產能力進行保護,保證土地生態環境的良好性能和質量。合理利用土地是指承包方在使用土地的過程中,通過科學使用土地,使得土地的利用與其自然的、社會的特性相適應,充分發揮土地要素在生產活動中的作用,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生產、生態的綜合效益。具體講要做到保護耕地、保護土地生態環境、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和鹽堿化。為達到此目的,承包方應當采取有效的整治和管理土地的措施。同時,還要求承包方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永久性損害”是指使土地不再具有生產能力、不能再被利用的損害,例如在土地上過度使用化肥或向土地長期排污,使土地不能被利用。根據本法第60條的規定,承包方給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包方有權制止,并有權要求承包方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除了本條規定的承包方應當承擔的義務外,對法律、行政法規也規定的其他義務,承包方應當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
2016-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