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 從事港口經營,應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書面申請取得港口經營許可,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港口經營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港口經營包括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的經營,港口旅客運輸服務經營,在港區內從事貨物的裝卸、駁運、倉儲的經營和港口拖輪經營等。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經營行政許可制度的規定。包括港口經營許可、許可的原則和港口經營的范圍。
一、港口經營行政許可制度,是指國家依法設立的從事港口經營業務的市場準入制度。它要求經營者必須向政府申請取得港口經營許可;未經許可,不得從事任何港口經營業務。
國家設立港口經營行政許可制度,是基于港口的特殊屬性決定的。港口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的基礎設施,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較強的區域壟斷性和社會公益性。它除了具有旅客運輸、貨物裝卸等服務功能外,還具有較強的社會服務功能。企業和公眾對港口服務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往往不可選擇。港口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政府必須對港口經營者設立嚴格的市場準入管理,選擇那些經濟條件好、服務信用高的經營者從事港口經營,切實維護企業和公眾的合法權益。
二、本條共有三款,包括三方面內容:
1.港口經營的許可。具體規定是:從事港口經營,應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取得港口經營許可,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
(1)凡是擬從事港口經營業務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提出許可申請。這里規定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就是指港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港口的部門和市、縣級人民政府管理港口的部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1年11月轉發交通部等部門《關于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文件精神,港口管理應以港口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原則上不直接管理港口事務。同時,根據本法第六條關于港口管理體制的規定,管理港口的人民政府可以確定一個部門具體實施對港口的行政管理。根據這些規定,申請從事港口經營的單位和個人,除直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外,原則上都應當向港口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取得港口經營許可。需要說明的是,申請港口經營許可,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不得采用口頭形式。這是法律的明確要求,申請人必須遵守。否則,對于口頭申請,行政機關有權不予受理。
(2)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港口經營許可申請后,應當依法對申請人的有關材料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的,應當頒發港口經營許可證。不合格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港口經營許可證是經營人從事港口業務的法律憑證,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3)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工商登記是任何企業和個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必經程序,也是判斷經營行為是否合法的重要標志。港口業務經營者也不例外,在從事港口業務經營時,必須持港口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2.許可的原則。具體規定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港口經營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的港口管理體制尤其是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體制的港口,實行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港口經營人既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職能,又代表企業履行經營人義務。港口體制改革后,雖然破除了“政企合一”,實行“政企分開”,但是由于受傳統體制的影響,一些政府管理部門仍有“重大港、輕小港”的思想,甚至個別工作人員對港口分為“親疏遠近”,在管理過程中采取不同政策,在決定許可時實行不公平待遇,侵犯一些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為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法律明確要求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許可時,必須做到公開、公正和公平。同時,從維護政府公正廉潔,公開透明、依法行政的形象而言,這樣規定,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3.港口經營范圍。具體規定是:港口經營包括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的經營,港口旅客運輸服務經營,在港區內從事貨物的裝卸、駁運、倉儲的經營和港口拖輪經營等。
港口經營范圍,是指港口經營人從事的經營業務的種類。這與港口經營人的經營許可范圍直接有關,對于判斷港口經營人的經營業務是否合法有著重要意義。具體說,凡是列入經營范圍的業務種類,港口經營人都必須依法辦理港口經營許可手續;反之,就不需要辦理港口經營許可。
這里共列舉了七種經營業務,包括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港口旅客運輸服務,在港區內從事貨物的裝卸、駁運、倉儲的經營和港口拖輪經營。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在列舉了七種業務后還用了一個“等”字,這就是說,除了列明的業務外,還有一些未列明的業務,需要根據這些業務的性質具體確定。根據這一規定,港口經營人從事這七種業務,必須申請取得經營許可。否則,將構成違法經營,并將受到法律制裁。關于這七種業務如何申請許可,要視具體情況而論。如果港口經營人從事的業務包括多項內容,則可以一次性申請許可,不必每項業務分別許可;如果僅從事其中某一項業務,則可以僅就這一項業務提出許可申請??傊?,許可要體現便民原則,不得借許可之名,增加申請人的負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2018-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