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005)滬一中民五(知)終第字1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碧波路518號A211-A214室。
法定代表人董志超,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金幸,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何興安,上海市科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嶗山東路571弄2號107室,實際經營地上海市四平路311號A1902室。
法定代表人朱彤,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樓建文,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倪衛東,上海市傅玄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因技術合作開發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5)浦民三(知)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11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雙方當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01年3月15日,原告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新藥技術開發合同,約定雙方就丹可氯雷他定原料、片劑的技術共同合作開發,被告提供該項目的部分經費及各項費用,原告完成該項目的前期研制工作等,雙方共同申報資料向國家藥品監督局備案及取得臨床批文。該項目的研究開發經費為人民幣230萬元,被告分三期支付原告。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技術困難造成研究開發部分或全部失敗所造成的損失,風險責任由原、被告各承擔50%。雙方對技術成果的歸屬和分享約定專利申請權和技術秘密的使用權、轉讓權均由原、被告各分享50%。2001年8月29日,原、被告經共同申請后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臨床研究批件,該批件中申請單位一欄載明:“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藥名稱確定為地洛他定片。2002年1月31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意地洛他定片上報申請生產。
2004年3月5日,被告向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申請新藥臨床研究費補貼。2004年8月31日,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同意補貼臨床研究費人民幣50萬元。同日,被告與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簽訂《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新藥開發費資助項目協議書》,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同意根據《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新藥開發資助資金實施細則》的規定,給予新藥開發項目補貼人民幣50萬元。同時約定如該項目的產業化不在浦東新區實施,則被告應在該項目開始實施產業化或技術轉讓及變相轉讓實施前按該項目資助額兩倍一次性回報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
原審法院另查明,2003年7月18日,浦東新區財政局、經濟貿易局、科學技術局和發展計劃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浦東新區生物醫藥、微電子、軟件產業發展的若干財政扶持措施》[浦財經(2003)13號].該文對浦東新區生物醫藥企業新藥開發過程中新藥研發費用的補貼作了規定。
2004年6月15日,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發布《浦東新區科學發展基金新藥開發資助資金操作細則》(以下簡稱《操作細則》),該《操作細則》第二條規定: “注冊在浦東新區,屬于新區稅務局直接征管的生物醫藥企業及落戶在浦東新區的生物醫藥研究機構,可按新藥開發的不同階段申請新藥開發費資助。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聯合開發的,由第一完成單位提出申請?!痹谂R床研究費資助中規定臨床研究費用在人民幣1,000萬元以下的,資助人民幣50萬元。原審法院就該《操作細則》相關問題向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了解,該局解釋新藥開發資助資金是用以支持新藥開發項目的,如果是合作開發的新藥,必須由第一完成單位即新藥證書第一申請人提出申請,合作開發方之間如何分配資助資金由其自行協商。被告向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提出的是新藥臨床研究費補貼,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根據《操作細則》的規定給予了該項目人民幣50萬元的臨床研究費補貼。原告也曾提出申請,但因其不是第一完成單位,故申請書被退回。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雖然不是技術開發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糾紛,但新藥開發資助費的取得以開發新藥為前提,原、被告基于合同共同開發新藥,現原、被告雙方對新藥開發后所獲資助費的分配發生爭議,原告就此向原審法院提出訴訟符合民事訴訟的受理范圍。原、被告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中約定由雙方共同開發新藥,對技術成果的歸屬和分享部分約定由原、被告各占50%,新藥臨床研究批件及新藥證書的申請人亦為原、被告雙方,因此對于雙方研發的新藥屬于原、被告共有。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發布的《操作細則》的目的在于支持和推動浦東新區的生物醫藥等產業的發展,其發放資助資金是對研發單位的一種鼓勵?!恫僮骷殑t》第二條規定,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聯合開發的,由第一完成單位提出申請新藥開發費資助。因此,該資助是給新藥開發者的,而不是對申請方的單方補助。被告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基于原、被告共有的新藥,向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提出申請后取得的資助費應屬原、被告共有。因此原告要求獲得50%的新藥開發資助費并無不當。據此,原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第一、二款的規定,判決:被告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藥開發資助資金人民幣25萬元。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260元,由被告承擔。
判決后,被告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其上訴的主要理由是:1、本案系確認之訴,而非給付之訴,能否獲得新藥開發資助資金應適用 [浦財經(2003)13號]文和《操作細則》而非適用民法通則,當被上訴人未被確認有獲得資助資金資格的情況下,所提起的給付之訴無法律依據。2、被上訴人實際經營地在虹口區,不屬于浦東新區稅務局直接征管的生物醫藥企業及落戶在浦東新區的生物醫藥研究機構,不是新藥產業化主體,故不具備新藥開發資助對象條件。3、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第10條約定的是雙方對無形資產享有的權利,與本案新藥開發資助資金的獲得無因果關系。故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辯稱,被上訴人在浦東新區注冊并繳納稅款,符合資助條件,新藥的開發是獲得資助資金的前提,《操作細則》明確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聯合開發的,資助資金由第一完成單位提出申請,而如何分配則由新藥開發單位共同協商,被上訴人作為新藥開發單位有權獲得該筆資助資金,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故請求本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上訴人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在二審庭審中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證據材料:1、證書編號為國藥證字H20031091的新藥證書一份,以證明新藥持有人除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外還有第三方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如按被上訴人的理由,則三方均有資格分得新藥資助資金;2、上海金茂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關于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新藥地氯雷他定片臨床研究費用的核實審計報告》,證明全部新藥開發成本是由上訴人支付的。
被上訴人針對上訴人提供的上述證據材料提出以下質證意見:證據1列明的第三持有人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為新藥生產單位,而非新藥開發單位,技術開發合同中已明確新藥開發單位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對證據2有異議,認為報告未審計所有的臨床研究費用。
被上訴人上海萊欣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二審中未向本院提供新的證據。
對于上訴人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證據1,本院認為,根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已明確新藥開發單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且庭審中雙方當事人亦確認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為新藥生產單位而非新藥開發單位,故該證據不能證明上訴人的主張;證據2只是上訴人對系爭新藥臨床研究費用的單方審計,在被上訴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本院對其證明效力不予認定。綜上所述,對上述證據材料,本院均不予采納。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系爭資金是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依據[浦財經(2003)13號]文、《操作細則》對新藥開發單位發放的資助資金,如果新藥開發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聯合完成的,資助資金的申請權由第一完成單位行使,但所有權應為聯合開發單位共有,至于如何分配由其自行協商。被上訴人在與上訴人協商未果的情況下訴至法院,符合民事訴訟的受理范圍。鑒于雙方當事人對該筆資助資金如何分配事先沒有約定且不能達成補充協議,原審法院依據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中對風險責任、技術成果的歸屬和分享各占50%的約定,認定被上訴人有權要求獲得50%的新藥開發資助資金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260元,由上訴人上海和臣醫藥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書(法人)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詢問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