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繼續執行。持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具體履行,是指當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另一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其義務的方式。特別是當單位違約時,應首先承擔繼續履行的責任,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在競爭日益激烈、就業相對困難的情況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注意的是,只有在雇主違約的情況下,才能繼續履約。如果工人違反合同,用人單位通常無法調用實際績效系統。這是因為勞動合同具有個人依賴性。如果勞動者被迫提供勞務,就等于對債務人的人身自由進行脅迫,這與現代社會尊重人格、保護人身自由的基本價值觀背道而馳。2、損害賠償。損害賠償作為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一種方式,是世界各國立法的普遍做法。中國《勞動法》修訂時規定,損害賠償的方式應明確以下原則:(1)當用人單位違約時,應給予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或損害賠償的選擇權。工人本身可以被稱為對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斷者。賦予他們選擇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在勞動合同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勞動者的權益。(2) 當工人違反合同時,除了要求繼續履行以補救其自身權利外,該單位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和禁令等責任方法。(3) 損害賠償的索賠必須基于實際損失,而不是勞動合同中事先約定的金額。3、違約金的支付方式。《勞動法》和其他相關勞動法規沒有規定支付違約金是否可以作為一種承擔責任的方式。有人認為,法律法規中沒有禁止勞動合同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規定。此外,違約金在性質上與保證金、保證金或明確禁止的保證金完全不同,因此可以作為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一種方式。有人認為,目前中國對違約金的數額或計算方法沒有具體規定。如果由當事人自行約定,則存在弊端:忽視勞動合同和其他合同的實質,忽視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弱勢地位。特別是在中國,勞動力長期供過于求,法律平等難以真正實現,這很容易使雙方在約定違約金時更能反映雇主的意愿,限制違約金高的工人的自由流動[4]。律師們認為,勞動合同中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應當由法律規定,任何雇主或工人都不能創造法律未明確規定的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如果在勞動合同中設定違約金,則該條款無效,對雙方均無法律約束力。因此,支付違約金不能成為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一種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