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雇主應該為員工的突然裁員支付經濟補償嗎。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裁減職工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將裁減方案報勞動行政部門批準裁減人員:
(一)按照本法規定進行改組的企業破產法;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3)因企業生產變化、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
(4)其他重大生產經營變化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導致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按照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第二,企業裁員的程序是什么。提前解除10%以上或者30日內超過30人的勞動合同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辦法辦理減員手續。
企業裁員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實施裁員計劃的原因,并提供生產經營情況。
2。制定裁員實施方案,提出擬裁減人員名單,確定裁員時間和實施步驟,明確擬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
3。提前30天征求工會或全體職工的意見,并根據職工的合理意見修改完善方案。4向勞動行政部門報送《企業經濟性裁員報告表》,上報裁員計劃,并提供企業財務審計表、勞動工資表、法院裁定書或企業主管部門的確認意見。企業在聽取勞動行政部門意見后,正式向全體職工公布了裁員計劃,并與職工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支付了經濟補償金,發放了裁員證明。
企業對下崗職工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其標準是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不足一年按一年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勞動者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支付。以上是本書編輯給出的答案律師網“現在突然裁員,單位應該給職工補償嗎?”。可以理解,對于單位的裁員,經濟補償金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支付。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履行不能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3-06非法轉包的法律后果如何
2020-12-29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2020-11-13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