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否對員工具有約束力
用人單位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其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并向用人單位的員工宣傳,使其意識到對用人單位及其員工具有約束力,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及其員工應遵守這些規定,直接關系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是指與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勞動定額管理等有關的事項。單位應如何賠償非法解雇
1,經濟賠償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我們知道:“經濟補償是根據工人在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工人的。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
本條所稱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
同時參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關于非法解雇用人單位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按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
2.代通知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章規定,用人單位在聯系勞動關系時,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和工人在一起。因此,如果公司在未提前30天通知的情況下進行非法解雇,勞動者還可以向公司要求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除《條例》規定的一般經濟補償外,其他形式的補償
應按照“在單位工作年限,支付一年”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中國法律還對非法解雇的經濟補償作了其他補充規定:
(1)失業補償金:如果單位被解雇,可以申請失業救濟金,但單位應繳納12個月的失業保險
(2)因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合同被視為無效的,可申請相應的經濟補償。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例如,如果雙方的勞動合同規定實行非正常工作制,則違反了法律規定,應視為無效。員工可以根據實際出勤情況要求一定的勞動報酬或加班費
通過上述規定,小編覺得如果單位的規章制度合法、合理、正式。不與自己的合法權益相沖突,不危害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不合理的加班、危險的高空作業、賄賂、潛規則等。這些規則和條例是可以令人信服的。相反,企業也要廉潔,遵守憲法和法律,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兼顧職工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有房子沒戶口的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23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