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勞動合同法》第90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的,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員工違反保密條款和競業限制,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非法終止勞動合同。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合同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表現為勞動者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主要包括:
(1)自動離職。即勞動者以擅自離職、違約、不辭而別、跳槽等方式強行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2)故意失蹤。即長期不回用人單位或與用人單位失去聯系
2.違反保密條款《《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賠償辦法》第五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向用人單位支付賠償。”
3.違反競業限制。《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競業禁止條款。即約定員工(包括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任職期間和離職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類似產品或經營具有競爭關系的類似業務的單位工作,或生產經營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業務。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尚未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三)《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六條規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勞動者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用人單位,勞動合同視為無效,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
2.由于勞動者的原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勞動合同被視為無效,(四)《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勞動者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工人自己的工資中扣除。但是,每月扣除額不得超過工人月工資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因此,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勞動者的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按照約定要求勞動者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勞動者因故意或者重大原因造成人身傷害的因過失,應與業主承擔連帶責任。如果雇主負有連帶賠償責任,他可以向雇員追討賠償。”即勞動者必須對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
(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對勞動者的賠償責任不一致,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是否可以索賠沒有明確規定。我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雇主不能向工人要求賠償。原因如下:
①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是勞動關系,不是公民權利義務,民法的歸責原則不適用
② 除《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是否享有向勞動者提出索賠的權利,取決于雙方的約定。如果沒有達成協議,則應視為雇主放棄該權利③ 在中國,立法者的初衷是限制雇主向工人索賠的權利。工人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如果工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雇主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有權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3.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方式1.確定用人單位的損失金額后,勞動者應當直接向用人單位支付補償金
2。補償金應當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3.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時,賠償金應一次性支付
四、勞動者的賠償責任范圍
根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規定(已到期),勞動者的賠償責任范圍包括:(一)用人單位支付的費用;(二)雙方另有約定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培訓費用按照約定處理;(三)給生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經營和工作
(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
如果員工違反約定的保密義務,且用人單位的損失難以計算,補償金額為員工在侵權期間因侵權而獲得的利潤;并承擔用人單位調查勞動者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播合同不干了違約嗎
2020-12-30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