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v.集體合同
六、勞務派遣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其他組織”不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私營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依法注冊成立的基金會和其他單位。
2。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經用人單位授權或者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未能履行其對工人的義務時,雇主應承擔責任。
3。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招用公務員以外的勞動者和推薦公務員管理人員,即與他們建立勞動關系,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法》中所指的工人應年滿16歲,且未享受基本的贍養費、舊保險福利或養老金。
5。公務員和公務員、農民工(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的農民除外)管理的人員勞動合同法不適用于現役軍人、家庭直接雇用的保姆、,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養老金的人員。
6。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單位有專職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7。用人單位招收退伍軍人自主擇業、轉業的,應當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應當依法辦理外國人就業證,簽訂勞動合同。
9。用人單位從香港、澳門、臺灣就業時,應當向香港、澳門、臺灣的人員申請就業證件,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P>
10。外國企業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決定規章制度或者直接關系勞動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時,與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計劃和意見,平等協商工會或者職工代表。用人單位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后,決定規章制度的執行或重大事項。
12。以總行出具的文件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行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按照第4條規定的程序履行《勞動合同法》,本規章制度可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13。用人單位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或決定的重大事項,自動適用于新聘員工,但用人單位必須履行公示或通知義務。在規章制度執行過程中或重大事項中,如新聘員工同意不適當,有權通過協商向用人單位提出修改和完善。
14。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并已向職工宣傳或告知,可以作為用人單位用工管理的依據。
15“宣傳或通知”是指雇主的規章制度或重大問題的決定可以通過法律認可的方式(如一本手冊、學習和培訓)完全傳達或傳達給工人。
16。《勞動合同法》第4.2條所稱“重大事件”,是指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事項,如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勞動定額管理等P>
17。工會或職工認為規章制度或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不適當的,應當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當在30日內書面答復。
18。雇主的勞動規章制度不能規定違紀員工的罰款內容。P>
II。簽訂勞動合同
19。員工名冊應包括員工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工作崗位等。用人單位應將員工名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20《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所稱其他證明,是指與勞動者就業有關的學歷證書、技能證書、資格證書和其他證明。“保證”既指物質保證,也指人的保證。
“以其他名義向工人收取財產”指與建立勞動關系有關的財產,如服裝費、駕駛員風險基金、押金等。
21“同工同酬”指同一用人單位的全日制勞動者,在同一、類似、類似崗位上,支付相同勞動報酬,取得相同業績的,實行相同的工資分配制度。(此外,同工同酬是否包括補貼、年金、福利等)
22《勞動合同法》第10條、第19條和第82條中的“一個月”是指30天。
23。用人單位聘用勞動者,應當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第二個月至第十二個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兩倍。自第12個月起,視為與勞動者簽訂了無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滿后不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不支付雙倍工資,適用上述規定。
24。因勞動者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如果雙方在雇傭超過一個月后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即使每次使用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也不能隨意終止勞動關系,并應遵守第39條和第4條第10條、第41條和第44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遵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
如果用人單位在雇傭的同時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在簽訂補充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雇傭之日起計算。P>
25。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不得簽訂。勞動者符合法定解除和終止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
26。《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一款“連續工作十年”自勞動者開始在用人單位工作之日起計算。如果工人因組織原因或業務轉移而從一個雇主轉移到另一個雇主,其工作年限將持續合并并計算為上一個雇主的工作年限。
27。國有企業改制為非國有企業,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對領取經濟補償金的職工,其在原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不得與改制后在非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合并。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與非國有企業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的,其在原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合并為改制后在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金灣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拆遷補償協議中應注意哪幾點
2020-12-21農村房屋拆遷有宅基地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