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勞動合同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有學者認為,根據支付標的,合同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財產作為支付標的的合同,如銷售合同、禮品合同和借款合同;第二類是以勞動為支付標的的合同,如承包合同、委托合同、保險合同管理合同、雇傭合同等;第三類是共同從事某些工作的合同,如合伙合同。第二種合同在廣義上可以稱為勞動合同。廣義的勞動合同是指與提供現場勞動服務(即勞務)有關的所有協議。狹義的勞動合同僅指勞動合同,即雙方約定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勞動服務,另一方在一定或不確定的期限內支付報酬的合同
大多數廣義勞動合同已成為眾所周知的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調整,合同中明確規定了雙方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如經紀、經紀、保管、運輸、承包、建筑工程合同等。狹義勞動合同僅指一般勞動合同,由民法調整。在這里,作為一種民事訴訟,它規定了一種狹義的勞動合同,即雇傭合同。勞動合同,是指勞務提供人與勞務接受人依法簽訂協議,勞務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勞動活動,接受人向接受人支付勞動報酬的合同。勞動合同糾紛,是指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一方提供勞動服務為合同標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勞動關系發生的糾紛,因勞動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處理此類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119條、《侵權責任法》第35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雇主處于支配地位,雇員處于支配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的法律主體地位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雇主和雇員之間的主體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勞動合同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都有規定,因此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勞動合同爭議應根據民法通則進行調整,《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主體一方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私營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為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雙方可以同時是法人、團體和公民。(2) 主體的性質及其關系是不同的。勞動合同雙方之間既有經濟關系,也有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除提供勞務外,工人還應接受雇主的管理,服從雇主的安排,遵守雇主的規章制度,成為雇主的內部雇員。但是,勞動合同雙方之間存在經濟關系,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是獨立平等的。(3) 雇主有不同的義務。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對用人單位規定了許多強制性義務,如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得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一般不承擔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4) 調整的規律是不同的。勞動合同主要受民法的規制,而勞動合同則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制。(5) 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不同。不履行勞動合同產生的責任不僅包括民事責任,還包括行政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規定用人單位補足低于標準工資的期限,并拒不支付,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給予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動合同產生的責任僅為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6) 糾紛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關于這兩類爭議的區別,請參見勞動合同爭議訴訟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深圳舊城改造尷尬:拆遷造就億萬富豪
2020-11-28搬遷獎勵最多可領房子評估價的15%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