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者的基礎是不同的。勞動關系是以雇主和工人之間生產要素的組合為基礎的;勞動關系以雙方協議為基礎。適用的法律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主要受民法、合同法和經濟法的規制,而勞動關系則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制。不同的學科資格。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是自然人和法人或組織;勞動關系的主體雙方可以同時是法人、組織和公民,也可以是公民、法人和組織。主體的性質及其關系是不同的。勞動關系的兩個主體之間,既有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也有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除提供勞務外,工人還應接受雇主的管理,服從雇主的安排,遵守雇主的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成為雇主的內部雇員。但是,勞動關系的兩個主體之間只有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它們沒有從屬屬性,沒有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和被管理、被支配和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他們是獨立和平等的。這是勞動關系和勞動關系之間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實施了不同的名稱和職責。事實上,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名義工作,勞動者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提供勞動的行為屬于工作行為,構成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無關的;勞動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勞動活動,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關系。如果僅由于第三方在提供勞務過程中自身的過失而導致第三方的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害,則損害與雇主無關。合同的內容受到不同程度的國家干預。勞動合同的條款和內容通常由強制性法律規范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終止,雇主必須滿足勞動法規定的條件,除非雙方通過協商達成協議,否則國家對勞動合同的干預程度較低。合同內容的約定主要取決于雙方的意思自治。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外,由雙方自由協商決定
7。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力是不同的。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合同或從屬勞動合同。企業有權單方面對遵守內部規章制度的員工進行獎懲。勞動合同雙方發生爭議時,只能以勞動合同本身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任何一方的內部規章制度都不能作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勞動力的主導地位是不同的。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的控制權由控制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形成隸屬關系;在勞動關系中,勞動提供者自行組織和指導勞動過程。參與經營管理的不同權利。作為勞動關系中的職工,有權通過工會、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和監事會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并對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經營決策、經營決策行使批準權、提議權和發表意見權,員工獎懲、工資制度、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但是,作為勞動合同關系中的勞務提供者,其不是企業內部員工,不享有上述權利,無權干涉或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
10。工作和休息時間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在法定休息休假期間工作的,必須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等勞務合同,除雙方另有約定外,勞務提供人可以自行安排提供勞務的時間。法定節假日是否提供勞務,每天提供勞務的時間長短,雙方可自行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處理。勞動報酬的金額由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直接約定,不得因提供勞動的具體時間而變更。即使提供的勞務每天超過8小時,或每周超過40小時,或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勞務提供方也不得因此要求額外報酬。工具和設備等材料的供應不同。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必須具備一定的廠房、辦公場所、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為勞動者的勞動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保障和防護用品。在勞動關系中,工具、設備等物質條件的提供,如合同未約定,一般由勞務提供方提供。因為在勞動關系中,勞務提供方的義務主要是提供約定的勞動成果,提供勞務的方式由勞務提供方決定。職業技能培訓的義務是不同的。在勞動關系方面,根據《勞動法》第68條,雇主有義務為工人提供職業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技能;在勞動關系中,當勞務提供者的技能得到提高,其自身承擔義務時,對方僅接受其提供的勞務,不干涉其職業培訓
13。受試者的待遇不同。除工資和報酬外,勞動關系中的工人還享有保險和福利;勞動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領取勞動報酬。雇主有不同的義務。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于國家的干預之中。為了保護工人,《勞動法》對雇主規定了許多義務,如為工人繳納社會保險,雇主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不得通過協商改變這些法律義務。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一般不承擔上述義務。當然,雙方可以同意上述內容,也可以不同意上述內容。報酬的性質和支付方式不同。履行勞動合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它是不完整的,不直接隨市場供求變化。其支付形式通常規定為連續和定期的工資支付(通常按月和定期支付);從勞動合同中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照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協商確定。一次性支付商品價格(多為一次性即時結算或分期分批支付,無一定規則)。商品價格與市場變化直接相關。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代替貨幣支付。薪酬的支付方式以貨幣形式和按月支付為特點。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報酬可以貨幣、實物或有價證券支付,也可以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獲得報酬的優先順序不同。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獲得的報酬以工資表示;在勞動關系中,勞務提供者獲得的報酬為勞務費,屬于一般債權
17。違約產生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因不履行或非法履行勞動合同而產生的責任不僅包括民事責任,還包括行政責任。如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足低于標準的工資,同時由拒絕補足的勞動行政部門補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