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01年3月24日,朱某從山東購買了一輛汽車。朱某店的貨物裝卸形成了一種習慣:不管店內有誰的貨物,當地人都可以主動卸貨,而貨物的主人,不管有多少卸貨人,,根據貨物的實際噸位,僅以相對固定的價格支付卸船機的費用,由卸船機分配。那天下午,尹和王在朱的店里看到一輛卡車要卸貨,于是他們主動為朱一起卸貨。這時,朱看到尹和其他人在卸貨,并沒有阻止他們。在卸貨過程中,當司機解開后車身的電纜時,麩皮袋掉了下來,傷及了因貨物堆放過高而在車身側面搬運麩皮的尹。尹受了重傷,被送往醫院。卸貨后,朱某不知道是誰卸貨,將勞務費交給了王某,王某將勞務費平均分配給了每個卸貨者。尹某獲得勞動報酬4.3元,傷者花費醫療費用2417.21元。隨后,尹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朱賠償醫療費用。點評與分析: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對案件的定性和責任承擔存在較大爭議。主要有三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是原告提供勞務,被告支付報酬。結合交易習慣,雙方的行為可以被認定為事實雇傭關系。如果雇員在履行職責時受傷,雇主應承擔所有民事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中的雇傭關系可以得到承認,但原告作為一名雇員,沒有注意安全,造成損害,應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第三種意見認為,原告的義務是向被告提供勞務,被告的義務是支付勞動報酬,雙方之間的關系只是一份純粹的勞動合同。原告在勞務過程中受了傷害,這不是由被告的侵權行為造成的。因此,責任應由原告承擔。作者同意第三種觀點,即本案屬于勞動合同糾紛,被告不應承擔責任。勞動合同是指雇員根據雇主的指示,在雇主提供的條件下提供勞動服務,用人單位向提供勞務的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合同是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簽訂的具有平等主體的協議,純粹以提供勞動服務為基礎。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在合同主體關系、報酬支付、履行方式、風險承擔等方面存在差異。具體而言,勞動合同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勞動合同的臨時性。具體表現為合同標的的臨時性、合同訂立的臨時性和履行時間的短期性。客體的臨時性意味著勞動合同往往是為臨時事務達成的協議。合同訂立的臨時性,是指合同雙方之間合同關系的形成,只是一次或者多次建立的臨時合同關系。合同履行的短期性是指勞務提供方提供的勞務是臨時性、短期性的,而不是定期或長期性的。雇傭合同是不同的。雇員通常參與雇主的日常事務,而不是臨時事務。雙方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長期合同關系。雖然原告在本案中的卸載已形成習慣,無需表達,但每次卸載在合同主體和內容上都是相互獨立的,不能視為長期雇傭關系。第二,勞動活動的獨立性。勞動者提供的勞務是獨立完成的。從事工作時,不受發包人意愿的影響,不需要服從發包人的監督管理。雙方是地位平等的兩個主體。雇傭關系明顯不同。雇員的行為受雇主意志的支配和約束。監督與管理之間存在著一種關系,并且存在著一定的地位不平等。第三,標的物的特殊性。勞動合同的標的物僅為一方提供的勞務。在雇傭合同中,要求員工完成工作量和工作成果。第四,在支付方式上,勞務提供方完成勞務后,雙方進行支付結算,這是一種即時清償債務的關系。雇傭關系相對固定,一般在一周、一個月等時間內定期接收。由于勞動合同的上述特點,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勞動者應承擔提供勞務過程中的風險。在本案中,原告因出售體力而獲得報酬,被告以未指明的勞務提供者為支付對象,按貨物數量支付報酬。當被告有貨物要卸貨時,原告主動按海關規定卸貨。在沒有被告反對的情況下,雙方通過默示建立了合同關系。這種習慣只是雙方訂立合同的便利條件,而不是形成事實上的雇傭關系。在本合同關系中,雙方僅就貨物的臨時裝卸達成協議。至于卸貨者的數量,被告僅根據貨物數量支付一次性報酬。原告提供勞務的行為不受被告意志的控制,不需要服從被告的監督管理。雙方之間沒有個人關系。卸貨并支付報酬后,雙方的合同關系終止。因此,本案是勞動合同關系,不是勞動合同關系,被告不應承擔責任。至于原告的損害是由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還是由其他人(如司機)的侵權行為造成的,這是另一種法律關系,與本案無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