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爭議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如何確定
一、經濟性裁員爭議
經濟性裁員爭議主要表現為:
①企業經濟性裁員不符法律枧定的實體及程序要求,員工要求確認為無效且要求恢復勞動關系;
②企業采取無薪f放長假?等方式變相裁員導致勞動爭議;
③裁員對象主體不適格、未履行優先錄用法律義務等糾紛。
二、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
通過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的常見爭議有:
①實施非過失性裁員過程中,有的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支付提前通知替代金等費用而強行要求員工以協商方式離職導致的糾紛;
②員工以用人單位過錯欲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索賠,用人單位為減少損失強行以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而產生的爭議;
③協商解除程序合法性認定爭議。有的企業本欲與員工通過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但辦理過程中未采取書面形式導致離職員工“反攻倒算”遭受損失導致的糾紛;
④企業將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關系視為過失性裁員處理導致的糾紛等。
相關知識:
企業裁員的經濟補償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以上就是小編對文章標題問題的回答,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