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新勞動辭退賠償是怎樣的回答,由上文可知,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關系終止是不同的概念,通常來說,勞動合同自然到期,勞動者是不會獲得經濟補償的。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建議來電咨詢律霸網的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