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公積是企業來源于盈利以外的那部分積累,是企業的“準資本”,它的惟一用途是依法轉增資本,不得作為投資利潤或股利進行分配。企業按法定程序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屬于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變化,并不改變所有者權益的總額,一般也不會改變每一位投資者在所有者權益總額中所占的份額。
資本公積是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它的增加會直接導致企業凈資產的增加,因此,資本公積信息對于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十分重要。
資本公積的來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兩類:
一類是可以直接用于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現金捐贈、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其他資本公積等。其中,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稱之為股本溢價;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于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后,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因接受外幣投資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其中包括債權人豁免的債務。
另一類是不可以直接用于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包括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和股權投資準備等。其中,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因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資比例相應增加的資本公積。
(2)資本公積的用途。
資本公積從本質上講屬于投入資本的范疇,由于我國采用注冊資本制度等原因導致了資本公積的產生。我國《公司法》等法律規定,資本公積的用途主要是轉增資本,即增加實收資本(或股本)。雖然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并不能導致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增加,但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一方面可以改變企業投入資本結構,體現企業穩健、持續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會增加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從而增加公司股票的流通量,進而激活股價,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資本的流動性。此外,對于債權人來說,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最本質的體現,是其考慮投資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不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資者的權益,也會影響到債權人的信貸決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先后簽訂合同效力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1婚內出軌可以判幾年
2021-02-12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樓頂物業違建怎么處理
2021-01-05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