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某2012年7月應聘至某商貿公司,擔任技術總監,雙方簽訂了為期5年的勞動合同。前不久,公司換了新經理。新經理一上任就幾乎把管理層的人員全換了,齊某也被列入裁員名單,準備。齊某不服,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商貿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仲裁委經審理認為,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日以書面通知形式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部解釋:“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客觀情況”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主要包括:企業遷移、、部門撤并、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等。
而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或法定代表人、企業內部承包、企業分立或被兼并等情況雖然屬于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這些情況不會影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勞動》第35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最終,仲裁委支持了齊某的仲裁要求。
方式
1.協商(和解)
(1)協商達成一致,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2.調解
(1)調解委員會由勞動者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雙方人數應當對等。勞動者代表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勞動者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發生,當事人沒有提出調解申請,調解委員會可以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主動調解。
3.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
4.訴訟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監事可以查看賬目嗎
2021-02-09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農村危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0-11-22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在房屋拆遷補償中貨幣補償怎么計算
2020-12-26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