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屆第8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07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調解第三章仲裁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申請和受理第三節開庭和裁決第四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三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第七條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公司章程能否對召開股東會的通知方式進行規定
2020-11-10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