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和公司約定了每天工資,工作不久卻因工受傷后與公司因賠償問題勞動爭議,原告對仲裁結果不服,于是向法院提起訴訟。1月7日,江西省大余縣人民法院對這起勞動爭議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大余縣宏*礦業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劉某貴停工留薪期、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計人民幣40915元。
2007年10月16日,原告劉某貴經人介紹到被告大余縣宏*礦業有限公司的蕩萍窯窩里790工區拉板車運礦。2007年11月11日,原告在上班過程中,不慎連人帶車翻入路邊,導致受傷。當日入住大余縣人民醫院治療,醫院診斷為“頸髓損傷,多處軟組織挫裂傷”,至2008年1月5日出院,共住院55天。2008年5月4日,贛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原告作出工傷認定書,認定其為工傷。
2008年6月26日,贛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對原告傷殘進行鑒定,確認其為九級傷殘等級。2008年7月21日原告向大余縣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2008年9月23日大余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確認原告的日工資標準應按35元計算,月工資標準則為761.25元,并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江西省出臺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等規定,裁決被告向原告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停工留薪工資、護理費等共計人民幣27405元。
原告認為,大余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裁決認定事實錯誤,導致結果錯誤,工作時間應該按照30天來計算而不是21.75天予以折算,因此,訴至法院要求依法撤銷其裁決,重新作出判決要求被告賠償原告的工傷賠償金。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的勞動報酬是按日計付工資,即按單位規定勞動一天即支付計算一天的工資,至于每月究竟能工作幾天,一切均聽從單位安排,也就是說每月的工作天數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對原告月工資標準的計算應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執行。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原告的月計酬天數應按每月21.75天予以折算。據此,遂作出上述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變賣銀行抵押物構成犯罪嗎
2021-01-07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