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超出工作時長需向個人支付相應的報酬,其中: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的工資報酬。
另外,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是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根據勞動法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據悉,目前經濟補償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當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童工多少歲起算作童工
2020-12-08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