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仲裁時效是多久?
《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同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之前的做法,以勞動關系終止之日開始超算時效,是把雙倍工資的性質認定為勞動報酬。現在的做法不視雙倍工資為勞動報酬,而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這種規定也不無道理,因為《勞動合同法》雙倍工資的描述規定在第八十二條,這一條所屬的章節為第七章法律責任,這一章更多的是對用人單位的責任要求,屬于處罰性規定。從這個邏輯關系上來看,把雙倍工資界定為懲罰性的賠償,而不是勞動報酬,也有一定的道理。
二、怎么樣去要兩倍工資賠償?
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賠償金。
(一)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二)相關證據最關鍵的就是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2)、(3)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在勞動法中也是規定了在雙方確定了勞動關系后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在法律中明確的規定了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任何一方都是不可以隨意的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要解除勞動合同的話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經濟賠償金,如果是勞動者要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提前三十天提出。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扣除五險一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行政強制措施應該多長時間解除
2020-11-30發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