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協商支付經濟補償職工能否反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就經濟補償問題簽訂協議,并已按協議約定的數額領取經濟補償金,但事后反悔,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能否獲得支持應區別情況作出處理: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經濟補償達成協議,協議中約定的經濟補償金額低于法定標準的,原則上應認定無效,屬于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條款。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在法定期限內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的,應予支持,不得以雙方已達成協議,且實際履行為由,駁回勞動者的訴求。
2、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中已明確告知國家法律法規對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標準,勞動者明知協議所約定的補償金額與法定標準有出入仍自愿同意簽訂協議的,即使補償的標準及數額低于法律或法規規定,應當視為勞動者對自己權利的自行處分,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反悔的,應當駁回其訴求。
3、勞動者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對用人單位未依法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超過法定期限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喪失勝訴權,應駁回勞動者的請求。
勞動者從用人單位那里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稅,這要看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具體有多少。根據有關規定,超過一定的金額之后,那么對于超過的部分就需要承擔個稅。若是經濟補償金并沒有超過這個金額標準,則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主動辭職離職的有無經濟補償金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罪公安能否立案
2020-12-31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