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后公司要求補簽勞動合同可以認定是工傷嗎?
補簽合同可以認定工傷。只要是勞動關系,無論是已經訂立勞動合同,還是沒有訂立勞動合同的事實勞動關系,因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情形,且無第十六條規定情形的,均可以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只是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本人申請工傷認定,未簽合同需要提交事實勞動關系證據,用人單位不予承認勞動關系的需要需要先行通過勞動爭議仲裁認定勞動關系。補簽合同是允許的,可以作為勞動關系證明。
二、鑒別方法
工傷,是相對于非因公負傷而言,是因公負傷的簡稱。之前由于體制的原因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因工作原因負傷致殘通常采用該術語,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已經適用于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公傷只存在于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人員,對于與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之間形成勞動關系的其他工作人員仍然適用工傷。
工傷與公傷的區別是:
主體及相互間關系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屬性。
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
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
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
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在工作期間勞動者出現了意外情況發生工傷后,也是會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勞動者可以通過工傷保險來索要相應的賠償,一般會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以及補助費用,當雙方對工傷賠償的具體金額產生糾紛時,也是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
工傷一級傷殘怎么認定
工傷鑒定程序怎樣走,有哪些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遇到城中村拆遷時,我們該做些什么準備
2021-03-152020年養殖場拆遷補政策是什么
2021-02-04用宅基地辦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4農村拆遷補償協議該有哪些內容
2020-12-03拆遷后的宅基地被他人占用是否可以請求補償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