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薪金;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根據以上法律條文,勞動合同的必備版權法款為(一)至(九)。對于“約定試用期”,此法中用的是“可以”,只是提出一種建議,而不是強制性的規定。
二、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1、勞動者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2、用人單位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在近幾年中,隨著勞動法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都知道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進一步規范雙方的行為,如果用人單位拒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做出了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我們都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等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年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安置程序有哪些
2021-03-01公證法實施條例有哪些
2021-01-14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