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后,雙方即建立了勞動合關系,若在沒有出現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事項時,任何一方欲解除勞動關系的,需要與另一方進行協商,在就是否支付經及補償金等情形等協商一致后,該到哪里解除勞動關系?
一、到哪里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解除、終止時,用人單位應在3日內向勞動者出具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將《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直接送達給勞動者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共同居住成年直系親屬簽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注明的收信日期為送達日期。勞動者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式無法送達的,可采取公告送達,通過市地級以上新聞媒介通知,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0日,即視為送達。
勞動者轉為失業的,用人單位應在7日內將失業人員名單和檔案移交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勞動者失業后,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30日內到戶口所在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二、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 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之后,企業單位需要向勞動者開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此后,雙方即解除了勞動關系,故而不存在到哪里解除勞動關系一說。在協議解除勞動之后,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申請勞動這仲裁,要求另一方支付經濟賠償金等。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地鐵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