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怎么計算個稅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經濟補償金一般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而這通常也是在雙方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支付。往往在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需要根據勞動者在單位的司齡來計算應當支付多少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但要是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則一般支付經濟補償金2倍的賠償金。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02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法律允許返還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