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勞動關系是什么時候
用工之日起確立勞動關系。
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這是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
5、是以誰的名義實施工作以及由誰承擔責任不同。
事實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名義進行工作,勞動者屬于用人單位的職員,其提供勞動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構成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沒有關系;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以本人的名義從事勞務活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在提供勞務過程中純粹是由于自身的過錯給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該損害與雇主無關。
6、合同內容受國家干預程度不同。
勞動合同的條款及內容,國家常以強制性法律規范來規定。如勞動合同的解除,除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條件等。勞務合同受國家干預程度低,在合同內容的約定上主要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外,由雙方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
7、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不同。
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雇傭契約或者說從屬的雇傭契約。企業對職工遵守內部規章制度的情況有進行獎懲的單方權力。而勞務合同雙方發生爭議,只有勞務合同本身可以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任何一方的內部規章制度不能成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
8、勞動力的支配權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的支配權,歸掌握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形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隸屬關系;在勞務關系中則由勞務提供方自行組織和指揮勞動過程。
9、參與經營管理的權利不同。
根據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勞動關系的確立,應該是從勞動者開始工作的時間確定的。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 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這不但是對自身合法權益的保障,更是對雙方的一種無形約束,不簽訂勞動合同原則上用人單位更吃虧。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藥店賣假口罩怎么處罰
2021-02-27行政賠償流程有哪些
2021-02-08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