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勞動是公民的權力和義務,只要是有行為能力的公民都可以進行勞動。同時,我國的法律也會維護勞動者勞動的權益,勞動者在進行勞動是產生的勞動關系也要被法律維護,我國有專門的勞動法??墒怯脛趧臃▌趧雨P系處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呢?
一、基本原則
1.基本原則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2.勞動是公民的權利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
(1)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2)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3)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3.勞動是公民的義務這是勞動尚未普遍成為人們生活第一的現實和社會主義固有的反剝削性質所引申出的要求。
4.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于保護處于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于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后或是終結后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5.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1)雙重價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于,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
(2)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
(3)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處理好勞動者利益和勞動效率的關系。
用勞動法勞動關系處理的基本原則的內容就是以上整理的這些了。當然勞動者在進行勞動是所要牽扯到的法律絕對不止勞動法這一種,勞動者在進入用人單位的時候還會和該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時,為了對勞動合同的權益進行規范,我國還有專門的勞動合同法。
最新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勞動監察受理投訴條件及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企業拆遷的時候天然氣會賠償嗎,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22樂山市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對變更原裁判文書的執行和解協議能否另行起訴
2021-02-232020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7天府新區征地賠償標準
2021-01-06農村一戶多宅,拆遷的時候該怎么補償
2021-01-012020年因修建地鐵而拆遷農房,具體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