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在促進就業,活躍經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有的個體戶規模較小,只有幾名員工,有時候還是老板雇傭過來的。發生勞動糾紛后,確定個體戶和員工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那么,個體戶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了解下吧。
一、個體戶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對于個體工商戶與雇工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形成的是勞動關系。適用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第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該規定表明,各類企業的勞動關系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關系都歸《勞動法》調整。《勞動合同法》第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因此,個體工商戶和雇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給個體工商戶打工的人,可以依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1、主體不同,勞動關系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并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關系不限于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并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系不同,勞動關系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系;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系,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系的穩定性不同,勞動關系比較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勞動對象之間的結合關系;而勞務關系中多為一次性或臨時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為目的。
4、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除了定期得到勞動報酬外還享有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項待遇,如社會保險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一般只涉及勞動報酬問題,勞動報酬都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而無社會保險等其他待遇。
綜上所述,判斷兩者之間是否建立勞動關系,要從幾個標準入手,首先得看單位是否具備勞動主體資格。按照規定,個體戶是企業的一種特殊形式,具備勞動主體資格,因此,個體戶勞動關系是成立的,當個體戶員工和老板發生勞動糾紛,可以按照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處理。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拆遷時宅基地如何補償
2020-11-17危房拆遷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0-12-30企業拆遷過程中,評估報告會直接影響補償數額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