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上上班,那么勞動者就應該及時履行自己的勞動義務,但是在社會中有一部分勞動者經常曠工,對于曠工的勞動者應該如何處理呢?律霸小編在下文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曠工如何處理
第一次曠工,通過口頭或書面警告,讓本人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并且責令反省;第二次曠工,以全公司通報批評的方式警示本人及其他員工,并由主管領導進行談話,記大過處分;第三次曠工,開除或勸退。
二、如何認定曠工
曠工幾乎被所有的企業認為是嚴重違紀的行為,在原來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勞動者連續曠工超過15天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天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在《企業職工獎懲條例》2008年1月被廢止后,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就失去的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2項規定“勞動者嚴重違法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很多企業都將曠工幾天以上認定為嚴重違紀的行為之一。律師認為,曠工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沒有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提供勞動;
第二,沒有正當理由;
第三,沒有經過用人單位同意。
三、可以對“曠工”員工進行經濟處罰嗎?
如果職工未按規定申請休假,或者用人單位依法不批準職工休假申請,但是職工堅持休假以致造成無故曠工的,用人單位可以扣除曠工期間的工資。此外,是否可以多扣一點工資作為處罰?不可以。
按照現行有效的勞動法律,用人單位不能對職工處以罰款。《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罰款屬于財產罰范疇,所以此項規定只能由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行政部門制定。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行政部門,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當然,如果員工的曠工行為給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員工進行賠償。
員工曠工,用人單位不能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處罰,但是在實際中處理曠工的員工都是采取的罰款的方式,這并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只有造成損失才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登錄律霸網站咨詢在線專業律師。
曠工多久可以辭退職工?
曠工多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對于曠工的懲罰措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無效能否按照違約條款進行賠償
2021-03-09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