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如果是一些特殊工作的話,合同上會加上一些競業限制的相關內容,那么在我國競業限制法條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跟律霸網站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競業限制相關法條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競業限制,往往是單位與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約定的,一般來講是不能超過兩年時間。員工負有競業限制的義務,而單位則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若是大家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不妨到我們律霸網站上找尋專業的律師進行相關的咨詢和了解。
什么是競業限制,競業限制期限是幾年
競業限制范圍是怎樣的
競業限制的舉證責任該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需要同等抵押嗎
2021-01-16涉外離婚訴訟有什么風險
2020-12-10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