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要計算加班工資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如果和《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對比,可以看出,此法條特意把(五)加班加點工資和(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剔除掉了。不存在“等貨幣收入”墊底的理解,這里的“等貨幣收入”是指且僅指前面提到的四種工資。如果包括加班費,這里肯定要列舉出來的。這是從語法上理解。
此外,從情理上理解,補償的月工資是指在正常工作時應該得到的工資。這里的正常工作是指,正常的工作條件、正常的工作時間、正常的工作強度。加班不屬于正常工作時間,且加班有專門的加班費來補償。所以,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不應包括加班費。
但是。正如樓上所言。如果有的企業鉆法律的空子,常年要求員工加班加點,并特意把基本工資定得很低,把正常的月工資以加班費的名義發放。這種情況下,則應該重新考慮真實月工資的認定。這是非正常情況。不能用特別代替普遍,用非正常代替正常。
綜上,在正常情況下,經濟補償中不包括加班費。
二、經濟補償金應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就涉及到如何計算經濟補償的問題。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及有關國家規定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這與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實際的工作年限掛鉤。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若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工作不滿6個月的,則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要是工作超過6個月不滿一年的話,則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而要是工作在一年以上,那每工作一年應當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最多支付12個月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額賠償法院會調解嗎
2020-12-15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4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