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終局裁決有哪些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按照該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如果有證據證明上述范圍內的仲裁裁決有法定事由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從對用人單位訴權處理的角度看,仲裁裁決具有了終局的效力。
但是,該法第四十八條又規定:“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對勞動者訴權處理的角度看,只能說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就這部分勞動爭議所作出的仲裁裁決部分地具有終局的效力,是一種附條件的仲裁終局模式,所附的條件就是仲裁裁決作出后,勞動者一方未向法院起訴。
二、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期限應當如何起算問題的批復》,自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
保全申請有利于勞動者在勞動爭議中獲得主動權。勞動者可以在申請勞動仲裁時申請對用人單位實施財產保全。用人單位被保全財產后往往能夠主動與勞動者洽談付款事宜。同時結合終局裁決的條件,用人單位往往能夠更快的與勞動者達成和解付款的協議。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勞動仲裁裁決是否可以撤銷?
勞動仲裁不同意調解多久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