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工傷保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的認定: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職業病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工傷不管什么原因,責任在個人或在企業,都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即補償不究過失原則。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
2016年5月1日起各地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2015年關于降低工傷保險平均費率0.25個百分點和生育保險費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和有關政策規定,確保政策實施到位。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工作,待國務院制定出臺相關規定后統一組織實施。
二、遵循原則
工傷保險遵循以下十個原則:
1、無責任補償(無過失補償)原則;
2、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原則;
3、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
4、個人不繳費原則;
5、區別因工與非因工原則;
6、經濟賠償與事故預防、職業病防治相結合原則;
7、一次性補償與長期補償相結合原則;
8、確定傷殘和職業病等級原則;
9、區別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原則;
10、集中管理原則。
三、作用
1、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是國家對職工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職工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工傷保險的實施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和成果。
2、實行工傷保險保障了工傷職工醫療以及其基本生活、傷殘撫恤和遺屬撫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和家屬的后顧之憂、工傷補償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職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3、建立工傷保險有利于促進安全生產,保護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工傷保險與生產單位改善勞動條件、防病防傷、安全教育,醫療康復、社會服務等工作緊密相聯。對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和職工的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工傷、職業病,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4、工傷保險保障了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
為了確保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的生命安全受到保護,國家也是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僅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同時也是需要為每一位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其中就包括了工傷保險、養老保險以及失業保險等,當出現工傷事故后,當事人也是需要及時的進行工傷認定,以此作為工傷賠償的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十級工傷保險賠償標準2020年的新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司法鑒定要多久,司法鑒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08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