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后還在住院的待遇是什么?
工傷鑒定后繼續住院的待遇就是可以繼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相關規定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準備以下材料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其次,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在生活和工作中安全始終是在第一位,但是意外的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從事危險性比較高的職業者,工作過程中會出現受傷的情況,普通的職工將會受到嚴重的身體傷害以及經濟的損失,為了補償經濟上的損失,就可以申請工傷賠償,來確保受害者的經濟利益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
哪些情況下應中止工傷認定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