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加班而猝死的案例近幾年來時有發生,這是現在都市職業人競爭壓力大的一個體現,我們在感嘆當事人鮮活生命去世的同時,有些人也會將根本的原因歸結于公司給當事人的重壓而帶來的這一嚴重的后果,所以每當發生了加班猝死的這種行為以后,人們就會非常的關心,在我國加班猝死是否屬于工傷?
一、在我國加班猝死是否屬于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猝死應當是突發性疾病,應當屬于工傷。
如果單位在職工下班后安排需要再進行加班或夜間從事工作,同時安排了工間休息,如果此時職工突發疾病死亡的,很有可能會被認定成屬于工傷。因為此時的該職工處于工間休息的狀態,或者叫做屬于“處于待命狀態的非生產工作時間”,這種情況亦屬于“工作時間”的概念
二、疾病死亡工傷認定如何進行?
根據《關于在工作時間發病不作工傷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4]177號)的規定,蔡某系工作時間發病,如果不存在加班加點突擊任務,則不應當認定為工傷。但如果本案發生在2004年1月1日以后,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375號)的規定,應當視為工傷。現將《工傷保險條例》的主要內容作一簡要的介紹。
《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為工傷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實施,在該條例實施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該條例執行。
(一)適用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這里的企業應當理解為無論何種所有制性質、無論規模大小,凡是已經工商登記注冊的企業,都應參加工傷保險;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實施辦法,鑒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應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職工(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包括外商投資企業的外方人員)本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二)工傷認定:工傷是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的傷害。分為應當認定為工傷、視同工傷和不得認定為工傷三種情況。
1、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 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 患職業病的(指國家列入職業病名單中的疾病);
(5) 因工作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 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 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但本項所能享受到的工傷保險待遇為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3、職工有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為工傷:
(1) 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 醉酒導致傷亡的;
(3) 自殘或者自殺的。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如果當事人是在加班的過程當中猝死,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可以被認定為工傷。但加班猝死的這種狀況是發生在當事人已經回到了家中以后,這種狀況恐怕是很難被認定為工傷的。其實就算公司安排了加班,員工本人也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各種時間的,公司給了自己多大的壓力也不能用損壞身體作為代價的。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費怎么計算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如何確定
2020年春節加班幾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吊銷五年怎樣減免
2021-01-28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