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工傷這種事情用人單位和員工個人都是有損失的,只不過有一些比較不負責任的用人單位,在員工工傷以后就會極力的推脫相關責任,甚至在員工進行工傷認定和治療期間,就停止為員工發放工資。如果職工不了解我國的法律的話,會認為用人單位這樣做也正常,實際上這樣做是不允許的。大家還是一定要知道,職工工傷認定中工資怎么發放?
一、職工工傷認定中工資怎么發放?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如果認定為工傷之后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停工留薪期長短因個人傷情,依據工傷管理部門《工傷醫療終結標準》確定。
二、工傷認定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迅速確定工傷發生單位名稱
單位沒有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用人單位承擔全部工傷賠償責任,基本上不可能主動為員工申請工傷認定,甚至百般逃避工傷賠償責任。即使購買了工傷保險,用人單位仍然需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也存在不會積極主動的去申請工傷認定的可能性。
作為工傷員工,如果不知道用人單位的準確名稱,就無法確定追索的對象。因為實踐中不乏存在不知道自己單位名稱的職工,尤其是工程層層分包的情況。像包工頭自己招用的農民工,很難知道自己的用人單位是誰。因此確定用人單位、確定工傷賠償責任主體是工傷認定最基本的條件。
工傷認定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兩個條件是證明勞動關系和證明工傷發生事實。那么是否有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作證、上崗證等勞動關系證明?是否有現場目擊工傷發生的工友愿意作證?
這些證明材料,是申請工傷認定必備材料。沒有這些材料,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甚至不會受理工傷認定申請。雖然工傷職工可能能夠收集到部分證明材料,但是更多情況下,工傷職工無力自己收集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如有必要,可以由專業工傷律師調查收集證明勞動關系和證明工傷發生事實,并通過律師尋求媒體和相關部門的幫助。
3、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自己必須申請
不管是否參加工傷保險,工傷認定都是處理工傷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工傷認定首先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在用人單位不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近親屬等可以在一年內申請。
由于申請工傷認定有確定的期限,超過期限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不予受理,追索工傷保險待遇也將得不到仲裁、法院的支持。
所以,不要輕信用人單位沒有虛假的或沒有誠意的承諾,以免錯過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
在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當中,就是對于職工工傷認定中工資怎么發放這一問題的明確回答,員工在進行工傷認定期間,是享受停工留薪待遇的,不過停工留薪待遇最長不超過12個月。也就是說在工傷認定期間,用人單位還是應該按照正常的員工在單位的工資發放標準,給員工正常發放工資。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范圍
個人工傷認定的申請期限是多久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判決書強制執行費用如何規定的
2021-02-02合同保證金的法律規定
2021-01-30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0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