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工傷索賠怎么處理?
第一步,工傷認定申請程序
發生工傷后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必須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勞動部門可以根據情況依法決定是否受理。如果勞動部門受理了申請應在60日內作出了工傷認定結論,如果不予受理,則進入下一步不予受理的訴訟程序。
第二步,不予受理的行政訴訟程序
勞動者對勞動部門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不服的,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勞動部門受理其工傷認定的申請。行政訴訟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3.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行政訴訟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是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那么案件進入到由勞動行政部門工傷認定的程序。
第三步,工傷認定程序
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后,如果單位提出異議,認為與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而勞動者又無法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實踐中勞動部門往往要求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由仲裁機構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后再恢復工傷認定程序。確認勞動關系的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應該先進行勞動仲裁。于是,案件將進入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程序。
第四步,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程序
勞動者申請仲裁后,仲裁機構應當在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書,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作出裁決。但是不服該裁決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于是,案件進入到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程序。
第五步,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程序
任何一方不服仲裁裁決,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任何一方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是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也可能是認定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假設是勞動者勝訴,即判決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可以憑該判決要求勞動部門恢復工傷認定程序。案件再次進入恢復工傷認定程序。
第六步,恢復工傷認定程序
勞動部門恢復工傷認定后,可以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以及核實到的情況,在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工傷認定的結論可能是認定為工傷,也可能是認定不構成工傷。收到工傷認定結論后,任何一方對認定結論不服,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和或在3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因此,案件可能進入到行政復議程序。
第七步,工傷認定行政復議程序
工傷認定復議機關在收到申請書后,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案件可能又進入到行政訴訟程序。
第八步,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程序
申請人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撤銷復議結論或者工傷認定結論,或者判決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任何一方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假設法院最終維持了勞動部門構成工傷的認定結論,下一步進入到工傷賠償的勞動爭議程序。
第九步,勞動能力鑒定程序
勞動部門認定職工的受傷屬于工傷后,如果勞動者認為其傷害有可能構成殘疾的,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職工可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在60日內(情況復雜的,最多可延長30日)作出鑒定結論。3.單位或者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該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注:再次鑒定的期限未作規定)。
第十步,工傷賠償勞動仲裁程序
雖然最終認定為工傷,但是如果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那么職工必須在收到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
第十一步,工傷賠償訴訟程序
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第十二步,工傷賠償執行程序如果單位不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職工必須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執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執行則由法院決定。一般來說,法院執行順利的話,至少3個月,不順利的話,半年、一年甚至更長。執行完畢,全部程序終結。
以上就是職工進行工傷索賠的程序,職工在遇到工傷事故后,有權享受工傷傷殘賠償,如果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購買了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則可以按照工傷保險的情況來進行賠償,如果沒有購買保險的,則需要由用人單位承擔相關的傷殘賠償情況。
工傷索賠時效該是多久,工傷事故賠償怎么計算
工傷索賠申請書該如何寫
工傷索賠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