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應當向經辦機構提交有關材料。經辦機構應當在15日內核定完畢,并按照規定落實相關待遇。職工退休后確診為職業病的, 應當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一至四級傷殘后死亡的,其供養親屬應當享受除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經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被鑒定為七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職工,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為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至30個月。五級傷殘為30個月,六級傷殘為25個月,七級傷殘為20個月,八級傷殘為15個月,九級傷殘為10個月,十級傷殘為5個月。
二、天津職工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后, 職工或者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向用人單位報告。用人單位應當在24小時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向經辦機構備案。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工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勞動合同或者勞動關系有效證明;
(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
(4)職工本人身份證明;
(5)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2、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對工傷認定申請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對工傷認定申請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在15日內補齊。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經辦機構。
綜上所述,天津市職工在干活過程中受傷,企業方面應在一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經過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等環節,下面就該進入理賠程序。從經辦人提交所需材料,到核定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最晚不超過十五天。如果企業沒有按時或者足額發放,職工可以投訴到勞動局。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已故工傷人員遺屬有何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對方反訴是什么流程
2020-12-10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法律顧問聘用流程有哪些
2021-02-15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