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合同;
(2)設備中文說明書;
(3)材料中文說明書;
(4)培訓;
(5)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6)咨詢職業病防治專業機構等。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職業健康檢查有哪幾種?
用人單位依法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結束后,用人單位應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什么是職業禁忌?
“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等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如接觸鉛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貧血、卟啉病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病;接觸1,2-二氯乙烷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和心肌病;接觸矽-塵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活動性肺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間質性肺病和伴肺功能損害的疾病等。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及其相關要求有哪些?
(1)上崗前健康檢查的目的是發現有無職業禁忌,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基礎健康檔案。通過上崗前檢查,科學評價勞動者是否適合從事該工種的工作。
(2)下列人員應進行上崗前健康檢查:
①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新錄用人員,包括轉崗到該種作業崗位的人員;
②擬從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業的人員,如高處作業、電工作業、職業機動車駕駛作業等。
(3)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及其相關要求有哪些?
(1)在崗期間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
①判斷勞動者是否適合繼續從事該工種的作業;
②早期發現職業病患者,或疑似職業病患者或勞動者的其他健康異常改變;
③及時發現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
④通過動態觀察勞動者群體健康變化,評價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長期從事規定的需要開展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應進行在崗期間的定期健康檢查。
(3)《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2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