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國人就業管理規定》,外國人在華就業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就業許可證》和《就業證》,實踐中,由于對中國法律的不了解,很多外國人在國內工作的過程中并未辦理兩證,對于該類案件的處理,上海高院認為外國人在華就業而未辦理兩證,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并不構成勞動合同關系,但該類案件符合民訴法規定的民事案件受理條件的,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以勞務糾紛為案由受理。
一、涉外用工中,在中國就業的外籍人員必須取得額外證件。
1、外國人、無國籍人、港澳臺居民成為適格的勞動者,必須取得三證。
1996年5月1日施行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8條第1款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入境后取得《外國人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可見,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須持有三證,分別是職業簽證、《外國人就業證》、《外國人居留證》
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第4條規定,“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實行就業許可制度。用人單位擬聘雇或者接受被派遣臺、港、澳人員的,應當為其申請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香港、澳門人員在內地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應當由本人申請辦理就業證。經許可并取得就業證的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受法律保護。用人單位聘雇或者接受被派遣臺、港、澳人員,實行備案制度。就業證由勞動保障部統一印制”。
可見,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實行就業許可證。所以用人單位聘用或接收被派遣的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該人員應該持有就業許可證。而且根據該規定,為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辦理就業證,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2、若無就業許可證,但持有《外國專家證》和《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證》,可認定為勞動關系。
2013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14條第2款“持有《外國專家證》并取得《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國人,與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建立用工關系的,可以認定為勞動關系”。
二、外籍人員未辦理就業許可證卻在中國境內就業的,不適用勞動法的調整,要求確認勞動關系的請求不被支持。
1、《勞動合同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據此規定,納入我國勞動法調整范圍的條件為
(1)用工單位必須是我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
(2)被用工一方必須為勞動者。而我國法律規定中國公民均享受勞動權利。所以作為外國人、無國籍人、及港澳臺居民,必須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就業條件,才能成為我國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
2、2013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14條第1款“外國人、無國籍人未依法取得就業證件即與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居民未依法取得就業證件即與內地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事人請求確認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后能再起訴嗎
2020-12-17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公司未成立如何返還出資
2021-02-05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