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某待業在家,在求職過程中,突然發現一家專車公司的司機招聘廣告,其提供的待遇為:底薪2000元+服務獎1000元+安全獎400元+全勤獎500元+加班津貼500元+停車補貼700元。其中對取得全勤獎500元的要求是司機每天6∶30到9∶00,17∶30到22∶00必須上線在崗,一周六天工作制。王某覺得挺適合自己,于是就應聘到了該公司。后因工資爭議,王某申請仲裁,請求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公司認為王某為其提供服務屬實,但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關系。
仲裁委結合王某的工作特點及性質,認定雙方之間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支持了王某的相關請求。
分析:
從2012年起,打車軟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風行,成為互聯網領域內備受關注的軟件之一。與此同時,打車軟件的風行也導致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例如乘客權益保障、司機與打車軟件公司的勞務糾紛等等。在實踐中,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的勞務雇傭關系受到不少律師們的關注。
依照《勞動法》第16條的規定,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可以存在基于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的內容包括:第一,打車軟件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確保司機能夠有效地利用打車軟件接客;第二,司機交一定的傭金購買服務,在如今的專車市場,司機一般需要交3000到6000元不等的傭金給打車軟件公司,從而購買相應的服務;第三,乘客在用打車軟件將打車費用交到平臺后,打車軟件公司應當依照約定支付司機勞動報酬。但是,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少打車軟件公司并非直接與專車司機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掛靠在其他有經營資質的企業上。這樣一來就導致專車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專車司機的技術參差不齊。同時,公司與專車司機這種未明確的勞務關系沒有受到規制,在現實過程存在較大的風險。與會律師認為,為了避免上述風險產生,需要規范與專車司機簽訂合同的打車軟件公司的行為,審查其經營資質,規范打車軟件公司的市場運作。另外,對于作為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司機而言,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規范。在引入此類服務時,打車軟件公司要對司機進行相應的資質審查,如司機的駕齡、違規情況等等,通過這些要素的審查,確保司機的質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合同按的手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06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0-12-30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