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最高年限是多久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的,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爭議有哪些類型
勞動爭議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1、按照勞動爭議當事人人數多少的不同,可分為個人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
個人勞動爭議是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集體勞動爭議是指勞動者一方當事人在3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勞動爭議。
2.、按照勞動爭議的內容,可分為: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等。
3、按照當事人國籍的不同,可分為國內勞動爭議與涉外勞動爭議。國內勞動爭議是指中國的用人單位與具有中國國籍的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涉外勞動爭議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勞動爭議,包括中國在國(境)外設立的機構與中國派往該機構工作的人員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外商投資企業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
4、按照勞動爭議的客體來劃分,可分為履行勞動合同爭議、開除爭議、辭退爭議、辭職爭議、工資爭議、保險爭議、福利爭議、培訓爭議等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的,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