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陳-靜沒有及時通知企業,也沒有做好交接工作,給企業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企業認為,陳-靜是在試用期內辭職,有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她沒有及時通知企業,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于是,企業要求陳-靜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勞動法》賦予了勞動者試用期內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且是無條件的。本案中,企業所說的“及時”應該理解為提前通知。《勞動法》第32條對此明確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即不需要提前通知。
那么,陳-靜在試用期內辭職,并因此給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企業能否要求她承擔賠償責任呢?本案中企業的經濟損失,可能是招收錄用費用、培訓費用、去日本的路費及住宿、生活費等。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需承擔違約責任,實際上是以約定的方式限制了勞動者的解除權,因此該約定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利,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應當確認為無效條款,如,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如果用人單位出資對職工進行了各類技術培訓的培訓費用,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如果試用期滿,在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單位的出資是特指有支付貨幣憑證的出資,如發票等。
但是,《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第(一)項對招收錄用費用明確規定,勞動者因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賠償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即如果是由用人單位出資招用的職工在勞動合同期內(包括試用期)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該用人單位可按照《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第(一)項規定向職工索賠。
專家建議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最好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和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能以本單位的內部規定為依據,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辭職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愛人代請假不能算曠工
2021-03-12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要怎么寫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