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事實勞務關系解除時間?
法律只是規定了勞動關系解除的法定情形,但除《勞動合同法》第40條針對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不勝任工作、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等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明確規定要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外,對于其他情形的勞動關系解除形式,法律并未作出限制性規定。
換言之,只要法定情形出現,解除權方向相對方作出解除意思表示,勞動關系即告解除,履行書面手續并非必要。從這個角度講,所謂勞動關系的事實解除實質上是個偽法律問題。
《勞動合同法》第89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條規定說明了本法第50條規定的出具解除或終止合同證明,實為用人單位為保障勞動者的失業救濟權、再就業權而應負的后合同義務、附隨義務。由此說明,用人單位不履行書面解除義務,將導致行政責任或賠償責任,但不影響勞動關系解除的效力。
勞動關系起止時間的認定,其意義不僅在于確認勞動關系的存續期間,而且還涉及勞動關系項下的實體權利義務和利益問題。如果主觀上勞動關系雙方已無履行勞動關系的意愿,客觀上雙方也無履行勞動關系的行為,這種情形下再認定勞動關系存續對用人單位來說是不公平的,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的法律原則。
如何解除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屬于民事管轄范疇,遵守勞務合同約定。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的約定違反了有關法律規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當然,雙方口頭約定且雙方認可或者雙方同意的除外。發生爭議糾紛可以找第三人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勞務關系的相關規定
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支配勞動力,雙方存在對勞動力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不是對勞動者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具體包括:
(1)下崗、待崗、停薪留職的人在社會上另找到單位,則與新單位之間是勞務關系。
《勞動法》規定:當與一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該與原有的單位不存在任何勞動關系。
(2)專門的勞務輸出公司與勞務人員之間的合同是勞動合同,勞務輸出公司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關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也是勞務關系。
(3)離退休人員被聘
如何認定事實勞務關系解除時間?在認定事實勞務關系上你不太清楚,或對事實勞務關系認定存在疑問就應該及時弄明白再去維權。律霸網上面有許多幫助勞動者維權的律師,認定事實勞務關系解除時間上有糾紛記得找律師來幫助自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約定與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01訴訟保全能否凍結房產
2021-01-14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