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張先生是一名電工,在上夜班期間意外掉入配電室旁邊的污水井,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死因為醉酒后溺亡。事發后,張先生所在公司為其申請工傷認定,可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認為,張先生為醉酒發生傷害,不屬于工傷認定范疇。為此,張先生的家屬將人保局告上法院,訴其行政行為不合法。
【律師點評】對于一個事故傷害能否被認定為工傷,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目前,關于工傷認定的標準主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即要求必須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為工作原因導致的傷害。
在此基礎上,社會保險法規定了三種不能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即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中,也確認了因醉酒導致傷亡的,不能認定為工傷。正因如此,上述案件中,張先生并不能被認定為是工傷。
但是,如果是業務員為了業績喝酒致損傷,或領導明知員工有疾病還強迫其陪客戶飲酒,或品酒師在工作中飲酒或醉酒后發生的傷害等,性質則有所不同,并不是只要喝酒就不是工傷。
對于工傷認定的申請,律師提醒大家,工傷申請應該在發生傷害后,由單位在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材料,如果單位不主動申請的,職工或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1年內進行申請。
申請后,如果被認定為工傷,勞動者就可以通過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要求待遇;如果沒有被認定為工傷,勞動者則可以通過行政復議的方式要求重新認定,對復議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不經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此外,法律對勞動者其實也提供了多種救濟渠道,除了工傷認定,按照過錯追究侵權責任也可成為維護自身權益的依據。
工傷法律咨詢案例二:“工作中流產認定工傷有前提”
【案例】阿紅是一名陶瓷廠的員工,去年4月在醫院檢查時,發現已懷孕12周,可當時其還戴著節育器。檢查后不久,阿紅就在公司展廳樣板間整理樣板時突感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經診斷為晚期先兆流產。住了幾天院,阿紅病情穩定了許多便要求出院,誰料一周后再次流血被送往醫院救治,但胎兒終究沒能保住。
阿紅認為,自己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由于工作原因需要蹲著整理樣板磚而導致流產,應屬工傷,而人社局卻認為阿紅不屬工傷認定的范圍。為此,阿紅將人社局告上了法院。
【判決結果】阿紅的流產并非因工作原因導致,根據其產前檢查記錄手冊、疾病診斷證明等可知,阿紅屬于戴節育器懷孕,雖然其在工作的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被送醫院,但入院及出院診斷均為晚期先兆流產。因此阿紅流產完全是自身身體原因所致。同時,也沒有證據證明阿紅是上班時受到事故傷害。據此,法院駁回阿紅的請求。
【律師點評】按照法律規定,工傷認定需符合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出現的傷害這3個條件。
本案中,阿紅的流產雖滿足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兩個條件,但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流產是工作原因。也就是說,工作中流產是否算工傷,還要視當事人的具體情況。有些流產的情形是可以認定為工傷的,如懷孕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了非自己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造成流產等個人損傷的,一般可認定為工傷。但在阿紅一案中,現有證據更有力地證明了流產是阿紅自身原因造成的,而非工作原因。
律師認為,一旦遇到上述情況,司法鑒定結論有時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認定流產是因為工作原因導致的,可能對勞動者的訴訟請求更有幫助。而且,這一工傷認定的標準不僅僅適用于女性流產,其他類型的傷害也一樣,不是所有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發生的傷害都能被認定為工傷,有時,因自身因素導致的傷亡一般不能得到工傷認定。
工傷法律咨詢案例三:“職業病認定需在目錄范圍內”
【案例】小玉是旅社的一名職工,從2003年開始就主要負責餐具清洗的工作。之后,小玉被醫院診斷為手指關節炎。小玉認為,自己10多年在旅社地下室工作陰冷潮濕,導致關節損傷,手腳冰冷,并且其他同事也有的得了關節炎,自己的病就是工作造成的,于是提交了工傷認定的申請。可行政主管部門卻駁回了他的申請,認為他并不構成工傷,理由是他的病不屬于職業病目錄中列明的103種病。
對于這一結論,小玉不能接受,隨即提起行政訴訟。
【判決結果】法院經審理認為,因為原告未能提交其傷害是因工作事故造成傷害的有力證據,也未能提交職業病診斷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而行政部門所作的決定是依法作出的,因此駁回了小玉的起訴。
【律師點評】所謂工傷又稱職業傷害,不僅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事故導致的傷、殘、亡,還包括勞動者患職業疾病的情形。這里的職業病不同于通常所說的職業病,工傷中所說的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在確定職業病的過程中,只有診斷出屬于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的疾病,才能被認定為職業病,如長期從事地下礦工作業得了矽肺、塵肺等。而且,病例診斷需有法律規定的機構按程序認定,并不是一般醫院的診斷證明就能確認職業病的。一般來說,長期伏案工作導致的腰椎間盤突出可能不被認定為職業病,因為該疾病并不存在于職業病名錄中,但如果在工作中因為扭拉導致的腰椎間盤突出可能會被認定為工傷。這也說明,意外事故導致的工傷范圍要遠遠大于職業病。
此外,法官還提示說,工傷申請和認定中有著嚴格的時間和舉證要求,如果錯過了時間,自己的主張可能也難以得到支持。法院就曾審理過這樣的案例,公司幫助勞動者申請了工傷認定,但認定工傷后,勞動者辭職了,公司想要反悔,可由于超過時間,其提起的行政訴訟最終沒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小編列舉的三個案例都是沒有構成工傷的情形,只是便于大家了解哪些不屬于工傷認定的情形,實際社會中,因工作引發的事故更多地是被認定為構成工傷,權益受侵害時,需要第一時間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也需要懂得用法律知識提前保護自身權益,避免傷害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