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簽訂勞動合同能否起訴
不簽訂勞動合同,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多長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符合中止或者中斷的情形時,即便過了一年時間仍可以申請仲裁,并不喪失勝訴權。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從當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仲裁申訴時效中止,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在三十日內結束調解,即中止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十日。結束調解之日起,當事人的申訴時效繼續計算。調解超過三十日的,申訴時效從三十日之后的第一天繼續計算。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對未予受理的仲裁申請,應逐件向仲裁委員會報告并說明情況,仲裁委員會認為應當受理的,應及時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從申請至受理的期間應視為時效中止。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
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
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
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