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小惠的奶奶因拆遷得到一筆錢,決定拿出10萬元給小惠。其生母得知此消息后,決定把孩子要回去。17歲的小惠也愿意回到生母身邊。這位伯-母說:“她母親為了這10萬元錢,一哭二鬧三上吊,非要把孩子要回去不可。我受不了了,我想問問這個收養關系能否解除?怎么解除?”
依據我國《收養法》,本案的收養關系是可以解除的。小惠的母親可與小惠的養父母達成解除收養關系的協議,然后,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小惠與其生母的父母子女關系即自行恢復。因為收養關系的解除是由小惠的生母提出的,小惠的養父母可要求小惠生母補償他們11年來為小惠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
就雙方所關注的收養關系的解除問題,依據《收養法》的規定是很容易解決的。但是,筆者關注本案的重點不在于案情本身,而在于引起收養關系解除的原因。本來,小惠的奶奶出于一片好心,為讓這個早年喪父的孫女將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條件,決定給她10萬元錢,但是,沒想到引發了兩個兒媳之間的一場收養解除風波。
仔細分析起來,捐贈本不是風波引發的原因,小惠養父母或生母對未成年人財產權的錯誤理解才是風波發生的根本原因。
一種誤解認為,未成年人不能成為他所取得的財產權的主體,或不能成為他所取得的某種財產權的主體,如不能成為房屋產權主體,他們所取得的財產屬于監護人。
另一種誤解認為,未成年人可以享有獨立的財產權,但是,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可以隨意支配其財產。對于第一種誤解,目前專業工作者已基本形成共識:未成年人享有獨立的財產權。具體的理由如下:一是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人的權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未成年人作為民事主體,當然具有享有獨立財產權的權利能力;二是從《繼承法》等規定看,未成年人有獨立于監護人的獨立繼承權;三是《合同法》第47條規定,未成年人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益的合同是有效的;四是依據《民法通則》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規定,監護人的重要監護職責之一是“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這也是佐證未成年人享有獨立財產權的重要法律依據;五是《民法通則》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這也說明未成年人是享有獨立財產的,否則,“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無從提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分包含機械費算不算違法
2021-03-21如何分割婚訴訟中拆遷安置房
2020-11-21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