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暫行條例》明確,被派遣勞動者因在用人單位工作發生意外傷害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當協助調查核實工傷認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賠償方式可以與用人單位約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勞動者因履行勞務派遣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提起訴訟的,以派遣單位為被告;如果爭議涉及接收單位,發送單位和接收單位應為共同被告實踐判決
違反安全生產保障義務應承擔連帶責任
法官認為此類案件涉及工傷賠償勞動爭議案件中的一個疑難問題類型,即勞務派遣糾紛中工傷責任主體的認定。根據勞動者同一時間只能建立一種勞動關系的原則,勞動者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勞動爭議,只能找到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派遣單位解決。但在勞動部門制定的勞動派遣合同范本中,對工傷有專門約定。大家一致認為,工傷責任應由實際用人單位承擔,但作為勞務派遣企業,總派遣單位的注冊資本只有10萬元。實際上,它只向用人企業**Si公司收取每人每月60元的管理費,缺乏足夠的注冊資本和履約能力。勞動者勞動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均由實際用人單位享有,而勞動者在實際用人單位發生工傷事故后的賠償責任應由派遣公司承擔。如果是這樣,讓派遣公司作為工傷事故的主體,承擔全部工傷賠償費用,是不公平的。同時,作為用工企業,應當有保障勞動者安全生產的義務,主要包括:提供安全生產設施的義務,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義務,以及安全教育培訓的義務。實際用工公司的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公司沒有履行這些義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如果法院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判決派遣公司應當承擔工傷賠償金,不僅派遣公司會提出上訴,而且由于訴訟時間的延長,工人可能無法及時獲得全部工傷賠償金,勞務派遣是近年來我國人力資源市場上新出現的一項勞務中介服務項目,是一種新的用工方式,可以跨地區、跨行業開展。實施勞務派遣,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機構簽訂勞務派遣合同,勞務派遣機構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務合同。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務人員簽訂的《勞務協議書》,雙方只有使用關系,沒有勞動合同關系。勞務派遣最突出的特點是用工分離。勞務派遣機構不同于一般的用工機構,它已經成為勞動者勞動合同的一方,勞務派遣所形成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關系,而是涉及派遣單位,實際用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包括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派遣單位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兩種法律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拿到下步該怎么辦
2021-02-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3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