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能否幫助識別工傷
法律援助中心無法識別工傷。工傷認定是指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jù)有關部門的授權,對事故(或職業(yè)病)造成的傷害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認定為工傷的行政確認法律。只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才能認定工傷。法律援助中心不具備這一職能《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fā)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的,由其所在單位承擔賠償責任,自意外傷害發(fā)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當事人根據(jù)鑒定意見需要決定是否提起訴訟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屬于法律援助范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管轄地、住所地或者工作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司法鑒定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對象在主張權益的過程中,確需通過司法鑒定取得相關證據(jù)的,可以向同一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司法鑒定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對象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有哪些義務和責任,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并將決定通知受援國和法律服務機構及負責提供法律援助的人員。法律援助承辦人、法律援助機構和接受者應當簽訂《法律援助協(xié)議》,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接受者的主要義務是:(1)遵守法律,按照法律援助協(xié)議與法律援助承辦人合作;(2)接受者因所需案件或事項的解決獲得較多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對于以欺騙手段獲得法律援助的接受者,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撤銷受援人資格,責令受援人支付已經獲得的全部服務費用,對不配合法律援助的決定不服的,除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外,該怎么辦,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20日內進行復核。經審查,發(fā)現(xiàn)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對不予救助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請求法律援助機構重新考慮。中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具有以下重要特點:。法律援助制度的責任主體是明確的。我國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體現(xiàn)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的義務和責任。相應地,對于符合條件的公民來說,獲得法律援助也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而不是政府或社會的恩賜。法律援助制度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它通過為貧困、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實現(xiàn)法律承認和保護的權利。在“效率來自市場,公平由政府管理,正義由司法保障”的制度安排下,法律援助體現(xiàn)了憲法精神和司法公正,因為它保護了人們的基本權利,《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第一款明確規(guī)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提供資金支持,因此,國家和政府作為法律援助體系的主體責任十分明確
法律援助工作的統(tǒng)一性。法律援助是一項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法律制度,不同于一般的社會道德行為和慈善行為。因此,在中國的法律援助體系中,堅持“四個統(tǒng)一”原則“四個統(tǒng)一”原則是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程序要求“四個統(tǒng)一”是指對公民申請的法律援助案件和法院指定的法律援助案件進行受理、審查,“四個統(tǒng)一”原則是法律援助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平等獲得法律援助的保障,是規(guī)范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人員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需要,是保證法律援助質量的重要機制。在司法管轄、法律援助申請、資格審查、法律援助審批、法律援助承辦人的任命、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和立案等法律援助工作的各個方面,都要充分體現(xiàn)“四個統(tǒng)一”的原則。法律援助服務的免費性質《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符合本條例規(guī)定條件的公民,可以獲得法律咨詢等免費法律服務,我國的法律援助并不像少數(shù)國家那樣實行“延期支付”或“減少支付”的方式。也就是說,法律援助機構提供的法律援助是完全免費的。主要原因是“緩付”、“減費”等形式容易導致變相有償法律服務,導致法律援助機構與社會律師在利益驅動下進行不正當競爭,破壞法律服務市場秩序,損害法律援助的形象和聲譽,進一步侵犯公民的法律援助權利法律援助范圍廣泛。根據(jù)《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我國法律援助的對象,不僅包括經濟困難、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還包括殘疾人、弱者,即:,接受者是經濟困難的普通人和弱勢群體;從司法程序的角度看,刑事訴訟中既有辯護和代理,也有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中的代理。可見,我國法律援助的范圍比較廣法律援助形式的豐富。我國法律援助制度規(guī)定的法律援助形式包括訴訟法律援助服務(如刑事辯護)、非訴訟法律援助服務、公證、法律咨詢(電話咨詢、面對面咨詢)和免費提供法律信息。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國家,推遲、減免訴訟費用(在中國稱為“司法協(xié)助”)并未納入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從業(yè)人員的多元化。法律援助實施者包括律師、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社會組織(如工會、婦聯(lián)、共青團等)、事業(yè)單位(如法學院、法學研究機構等)和其他利用自身資源提供法律援助的社會組織。這有利于充實法律援助專業(yè)隊伍,充分發(fā)揮這些社會力量各方面的優(yōu)勢,有效利用資源,并推動中國法律援助事業(yè)的發(fā)展我想提醒您,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訴訟案件,請不起律師幫您辯護,您可以咨詢一些當?shù)氐姆稍块T,幫助您解答。如果您對法律援助有更多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yè)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發(fā)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2020春運返鄉(xiāng)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zhí)行嗎
2021-02-17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