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必須為職工辦理哪種保險
完善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即五險(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通常企業為員工繳納的是前面三種----養老、工傷、醫療保險是法律硬性規定的;后兩種險可根據企業經營效益好差而為。
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為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且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1)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2)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3)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勞動條件是指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的必要條件,如必要的勞動工具、工作場所、勞動經費、技術資料等必不可少的物質技術條件和其他工作條件。在勞動保護方面,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凡是國家有標準規定的,用工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標準執行,合同約定只能高于國家標準。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須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
2021-02-01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房屋延期交付怎么賠償
2021-03-05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