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簽的,不是開退工單,而是由用人單位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書。證明書載明雙方當事人某年某月某一天訂立的某期限勞動合同已經履行完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一)款規定終止,同時載明是否給予了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單位未及時辦理退工造成損失誰負責
公司方在員工離職后未按法律規定為員工及時辦理退工手續,對員工后續就業造成嚴重影響,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一款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招用的,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和與勞動者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到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后,應當于錄用之日起30日內辦理登記手續;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后,應當于15日內辦理登記手續。”因此,用人單位有義務在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后,15日內為其辦理退工登記手續。
經濟補償的性質
各方面對勞動合同中經濟補償的性質爭議較大。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一種國家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國家要求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一定經濟補償,以幫助勞動者在失業階段維持基本生活,不至于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這種社會責任國家承擔的多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少一點,國家承擔的少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多一點。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為用人單位作出貢獻的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內容和成果的肯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貢獻不完全體現在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用人單位的經營效益、持續發展能力和資產的積累都有勞動者的貢獻。經研究,比較認同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第二種觀點。經濟補償是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經濟補償可以有效緩減失業者的焦慮情緒和生活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形成社會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經濟補償不同于經濟賠償,不是一種懲罰手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制度,勞動者付出勞動得到勞動報酬,勞動報酬基本能體現勞動者的貢獻。
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勞動者不知道該怎么做,可以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三板股權投資屬于非標嗎
2021-03-04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多少日
2021-02-20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